對於未來,你是否常處在一個焦慮不安,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的感覺 ?

對於周遭的一切,你是否常感到無法控制,卻又手無寸措 ?
這些原因與狀況,在本書中,作者一一分析,並提供許多的小方法給讀者參供與練習。
 
焦慮是戒得掉的:不再自己嚇自己的四個練習

其實,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 " 想太多 " 、"追求完美"、"愛拖延"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習慣,而造就了我們心理上的恐懼與不安。 重點在於你是否有直接面對問題、迅速解決問題的能力,套一句 Nike 的名言 -- "Just do it "。 之前閱讀了另一本書籍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 」,這本書提到一件事,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的生活,甚至在阿茲海默症的瘓者中發現,即使瘓者已忘記身邊所有的人、事物,但仍舊可自行依舊有的路線,安全回到家中。 
那我們的拖延與追求完美的習性,也是養成了我們對事物猶豫不決、無法向前一步的因素。

以下是採集本書部分重點精隨:

給自己放個假
在充滿壓力的情境中,如果你沒有一直去想,到底會有哪些問題?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準備不足 或不負責任。但實際上,當你能看清楚時,你會成為更有效的問題解決者。你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之一 辦到: 第一、 放個假,遠離憂慮 。每天撥一點時間去做你沒有面對危機時想要做的事,安排這段時間很重要,不然 你可能會荒廢你的假期。把這段時間 想像成對憂慮關上門,上面掛上(請勿打擾)的牌子。

將問題限縮到最小
試試看每天都學著從小處思考。透過演練,將日常的惱人問題縮小範圍 放入最小的箱子裡。你的大腦將會 習慣。當重大挑戰出現時,也會善用這些技能。 譬如說:星期一早上你衝進車裡,把咖啡灑在椅子上,你想著,這真是太好了!用這種方法展開一週的生活,真是美好啊!或者甚至你可以想:我如果把蓋子蓋緊一點就好了。你會發現,當你一路往下走,把發生的壞事定義縮的越來越小的時候,或許實際上真的沒有那麼糟 。


這本書我給它4顆星(最高五顆星),因為不僅解釋了,為何我們常會感到不安與焦慮,在本書的結尾,作者也解釋了,真正的憂鬱症、躁鬱症者的特徵與純粹的焦慮的區別所在。 真希望我能在十年前就看到這本書(雖然本書是在2013年才出版) 那或許我的過去對未來、對人生的焦慮就能有所解答了。 
文章標籤

InJoyLife(DNa+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